-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2024/09/23
【主日信息】迎接死亡的門徒-20240922
聖靈降臨後第十八主日
第一經課:耶利米書11: 18-20
詩篇經課:詩篇54: 1-7
第二經課:雅各書3: 13- 4: 3, 7-8a
福音經課:馬可福音9: 30-37
今天的福音經文很明顯地分為兩個段落,第一個段落是耶穌預言自己即將在耶路撒冷受害,死後三天復活,當耶穌說完這些話後,馬可告訴我們,這些門徒完全聽不懂耶穌的話語,但又不敢問祂。
第二個段落是耶穌一行人到了一個名叫迦百農的城市後,耶穌詢問門徒在前來的路上議論紛紛到底是為了什麼事。對此,門徒一句話也不敢說,因為他們在爭論誰比較大。耶穌當然知道他們議論的是什麼,於是告誡他們與其爭論誰大誰小,倒不如多去接納弱小的人,因為接納這樣的人,就是接納耶穌,也是接納天父上帝了。
乍看之下,這兩個段落幾乎沒有什麼關聯性,一段提到的是天父上帝的永恆計劃,要耶穌以死亡和復活拯救世人,但此時的門徒聽不懂,也無法信靠。另一段則是要顛覆門徒對於大與小的理解,耶穌不但責備爭論大小的行為,並要求我們要接納我們當中最弱小的人。
根據我們對人性的了解,爭論大小其實是經常發生的事,為了要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,而且活得更好、更豐盛,我們總是想要掌握更多的資源,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益處。
這個時候,大絕對比小還要來得管用得多了,因為地位高的人可以掌握話語權,斷定是非;也可以掌握資源分配權,能夠決定各人在群體當中獲得資源的多寡。
但令人驚訝的是,門徒竟然是在耶穌談論自己的死亡之後,開啟了這個大與小的爭論。這就好像一位老父親向兒女們提到自己將要死去,都還沒說要怎麼分配遺產,兒女們就已經爭論起誰可以得到最多。
從這個角度看來,馬可雖然告訴我們,這些門徒不明白耶穌預言自己受死與復活的事,也不敢問祂,這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耶穌的死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。所以,他們開始在路上爭論起,哪一個門徒夠資格在耶穌死後,繼續帶領這個群體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門徒在這段經文中顯出的人性,恐怕才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對死亡時內心世界。更嚴格地說,每當遭逢身邊的人過世一段時間後,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接受對方死亡的事實,但其實我們是接受對方的死亡帶給我們各樣益處的事實。
經驗法則與理性告訴我們,每一個人的死亡都是免不了的,面對親友的離去對我們而言也確實是悲傷與哀痛的。但至少最後我們慢慢發現,因著一個人的死去,活著的人或多或少能夠得到一些好處。
對於要照顧罹患長期慢性疾病親人的人來說,親人的死亡雖然帶來悲傷,卻也使自己鬆了一口氣。對於活在家庭暴力恐懼中的人來說,面對施暴親人的離世固然仍會感到心痛,但自己再也不用活在恐懼之中。當然,對於家財萬貫的家庭來說,家長過世雖然萬分不捨,卻也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財富與資源。
對我們而言,所愛之人的死亡雖然難以接受,但既然它可以帶給我們些許或很多好處,我們就勉為其難地接受!這就是門徒爭論誰為大的根源,因此,說穿了,他們並不是接受耶穌的死亡,而是既然耶穌都說自己要死了,門徒總得試著從中爭取一些好處。
於是,耶穌用小孩子作為例子,告訴門徒如果他們接納一個像這個的小孩,就等同於是接納耶穌,也同時是接納了他們在天上的父。這樣的教導讓我們更確定耶穌真正想要談論的,是要我們思考什麼叫做「接受耶穌的死」。
剛剛我們已經花了一些時間談論,大多時候我們說「我已經接受某某人的死亡」時,那其實意味著「因著某某人的死亡帶給我生命的一些好處,我接受了。」因此,耶穌才特別以小孩作為例子,要門徒放下爭論成為帶領者的益處,反而是要把自己的益處交給群體中最弱小的人,無條件地接納對方。也就是說,即便對方的死亡無法為我們帶來任何益處,我們也能坦然接受。
講到這裡,相信一定有弟兄姊妹聽不太懂我想要表達的,畢竟,如果談論到耶穌的死,那確確實實是能夠為我們帶來益處的死,是使我們得到復活生命的死。我想,耶穌想要對門徒說的是,不要只看到自己能夠從眼前的死亡中獲得什麼樣的益處,因為,當耶穌在談論自己的死亡時,總是與祂要復活的事一起述說。
是的,這就是我們最常忽略的。在基督信仰中,死亡從來就不是單獨出現,而是與復活成雙成對地來到我們的生命當中,就連不相信耶穌的人,聖經也說他們會在末日復活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處在一個非常極端的矛盾之中,一方面我們非到最後關頭不輕易地談論死亡,好像不談死亡就能夠避開死亡一般。但是一但死亡鄰近時,我們卻又只談論死亡:死亡帶給我們的憂傷,以及人死後帶給我們的益處,卻又不想談論復活。
今天的福音經課給我們的信息是,當我們說自己是基督徒,全然相信耶穌基督時,那意味著我們接受耶穌的死,同時也接受耶穌的復活,更接受耶穌帶給我們生命的益處。但那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獲得的,而是來自天父豐盛的憐憫與無條件的恩典。
最後,我想要用今天耶利米書的經文作為證道的結語。先知耶利米奉上帝差遣向以色列人傳講毀滅與審判的信息,然而,眾人因著拒絕聆聽來自上帝的信息,想要殺害耶利米。
在耶利米的那個時代,以色列人並沒有太多關於人死後復活的觀念,但重點是,耶利米相信上帝的引導與看顧,就算知道他會被仇敵如何對待,他仍然像柔順的羔羊一樣被牽去宰殺,將自己的死亡交在上帝的手中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死亡呢?盼望今天的信息激勵我們,不要忘了,死亡在上帝的手中,而復活同樣在上帝的手中,從前、現在、直到永永遠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