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2023/12/21
【主日信息】上主的恩年-20231217
將臨期第三主日
第一經課:以賽亞書61: 1-4, 8-11
詩篇經課:詩篇126: 1-6
第二經課:帖撒羅尼迦前書5: 16-24
福音經課:約翰福音1: 6-8, 19-28
今天是將臨期第三個主日,我們也已經點亮了第三根將臨圈的蠟燭,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聖誕節就快到了。對許多人而言,禮物絕對是聖誕節最具代表性的物品,商店裡擺買著各種禮物供人選購,幾個好朋友聚集一同交換禮物,就連孩子們也迫不及待地拆開父母親準備好的聖誕禮物。
基督徒呢?教會自然沒有外面那種濃厚的商業氣息,但仍然少不了禮物。原因無他,因為耶穌自己就是上帝賜給人最美最好的禮物。打從認識基督信仰開始,我們都一直被教導,有一件禮物要送給我們,當我們接受的那一刻,我們就得著生命的祝福與盼望。
但我們可能很少想過,上帝自己又是怎麼看待祂兒子耶穌基督降臨在人間呢?就讓我們從今天以賽亞書中的經文段落,一起來看看祂自己透過先知以賽亞的口,要告訴世人什麼重要的訊息。
首先要跟大家聊聊大赦這件事,在古代的中國,皇帝常常以施恩天下百姓作為號召,因而赦免一些犯罪的罪行,讓他們恢復自由。一般而言,大赦天下會發生在皇帝登基、冊立皇后、皇太子、打勝仗、改年號,以及發生某些不尋常的自然現象。而大赦天下這一天,就會被稱為是恩典或禧年。
對統治者而言,這是一舉三得的作法。首先,讓百姓對皇帝有好的印象,認為他是願意體察民情、憐憫百姓的好領袖。第二,特別是當一些不祥的預兆發生時,大赦可以安定社會、安撫人心,避免百姓謠言四起,增加政權的穩定性。第三,透過赦免那些不應當被赦免的犯人,彰顯皇帝的威嚴與神性。
總之,大赦這件事一直存在於中國的統治制度中,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強化政權的穩定,使統治者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。這樣的景況,不單單發生在古代的中國,同樣也出現在古代的近東地區,以賽亞書這段經文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下寫成的。
沒有錯,先知的宣告與君王的大赦宣告有許多雷同之處,同樣都提到被擄的得釋放,被綑綁的得自由,曾經在患難與痛苦的人,因為聽到宣告而恢復自由之身。不但如此,在第10節中,先知也提及這些被釋放的罪人,他們因為蒙拯救而喜樂,甚至穿上君王賜給他們公義的衣服,象徵著他們一切的罪惡都已經被赦免。
當我們用大赦的角度來看待今天以賽亞書的這段經文時,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就是,這世上的統治者需要藉由大赦來維持他們政權的穩定性,但上帝根本不需要,那麼,為什麼祂要透過先知的口宣告恩年來到,大赦天下呢?
這問題對大多數的基督徒而言不難回答,上帝確實不需要用大赦來維持祂的統治,但人們需要大赦來處理罪惡的問題。從聖經中我們知道,上帝許許多多的作為,特別是與救贖有關的作為,其實都是為了人類的緣故。祂為了除去我們的罪,頒佈大赦天下的命令。
第二,讓我們進一步來思考大赦發生的前提,也就是,什麼樣的人可以獲得大赦?答案也很簡單,當然就是那些已經被判刑,關在監牢裡的人;又或者還在審判過程的被告,雖然還沒有確定,但這樣的人仍然可以獲得大赦。
因此,當上主藉著先知的口宣告好消息時,這同時意味著在祂的眼中,所有人類都是罪人,即將接受或正在接受刑罰。是的,這就是我們一直從聖經所領受的教導:「沒有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。沒有明白的,沒有尋求上帝的。人人偏離正路,一同走向敗壞。沒有行善的,連一個也沒有。」(羅3:10~12)
許多時候,我們之所以對上帝憐憫的作為無動於衷,很有可能因為我們打從心裡不願意接受自己是罪人的事實。所以,上帝赦免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神學的概念或名詞,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差甚遠:飲食、工作、學習、運動、睡覺,當我們做出這些稀鬆平常的行為時,我們根本不覺得自己是罪人。
也因為如此,無論是讀到以賽亞書的這段經文,或是我們經常在崇拜中聽到的約翰一書的經文,我們頂多的反應就是知道了,但內心卻好像沒有一絲一毫的喜悅。我們知道上主的憐憫,但祂的憐憫行動卻無法成為我們喜樂的源頭。
不!以賽亞可不是這樣說的,在第3節中,先知興奮地說出這個來自上帝的大赦與其他的大赦最大的不同,那就是代替。「為錫安悲哀的人,賜華冠代替灰燼,喜樂的油代替悲哀,讚美為衣代替憂傷的靈;稱他們為『公義樹』,是耶和華所栽植的,為要彰顯他的榮耀。」
以賽亞顯然認為說一次不夠,他在第10節再次提到代替的概念:「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,以公義為外袍給我披上,好像新郎戴上華冠,又如新娘佩戴首飾。」舊的那件汙穢破爛的囚衣將被脫去,換上的是天上掌權者賜下的公義外袍。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地上的君王大赦天下的那年被稱為是恩年,以賽亞顯然也用同樣的概念來告訴上主的子民。然而,上主的恩年與地上君王恩年最大的不同是,後者只是偶爾為之,除了少數幾個統治者之外,大多數的皇帝在位時期頂多就是2至3次的大赦。
但是來自天上掌權者的大赦可不一樣,雖然在先知以賽亞時期,大赦的宣告似乎就只出現這麼一次。但到了新約時代,當耶穌出現在眾人眼前時,祂直接引用以賽亞的大赦宣告作為自己在這個世界服事的使命,讓聽見祂話語並相信的人,親身經歷恩年的來到。
更特別的是,這恩典並非只是一次性地臨到眾人身上。透過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贖,上主的恩年再也不是恩年,是恩月、是恩日、是恩時、是恩分、是恩秒。每時每刻,我們都可以聽到上主向我們宣告祂的赦免,聽見而相信的人,必定能領受祂赦罪的應許。
最後,回到我們自身的處境,在每一個將臨期的時候,我們都被提醒,這個節期具有雙重等候的意涵,我們一面預備慶祝耶穌的降生,另一面也預備等候基督的再臨。
以賽亞時期的以色列人,他們對大赦的等候就像是在絕對的黑暗中,被告知即將有光照亮他們。然而,現在基督徒對大赦的等候卻像是在一條黑暗的隧道裡,卻已經能夠看見在隧道盡頭的光線。
就是這個光陪伴我們度過生命的黑暗,我們雖然要繼續等候上主榮耀顯現的日子,但也已經親身經歷祂赦罪的恩典,正不斷在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之中。每一時,每一秒,每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