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2025/09/18 【牧者心語】我們沒有一樣的故事

親愛的家人們平安
 
這些日子,教會的財務危機成為長執會的焦點——帳面上的赤字數字相當龐大,每個月的收支差距也讓我們倍感沉重。除了長執們認真討論之外,我也看見許多弟兄姊妹熱心回應,積極參與週三或週六的禱告會,一同尋求上帝。
 
在這樣的節骨眼上,表面看來一切都開始動起來,但我心中的擔憂卻絲毫沒有減少。因為在我看來,比起帳面上的缺口,更嚴重的是缺口所引發的危機感——它揭示了金錢在我們心中所佔的份量究竟有多重,也暴露出我們詮釋「存款」與「倚靠」時彼此的認知差異。
 
相信許多弟兄姊妹知道,得勝堂有一筆存款。過去十多年,這筆存款在我們當中形成了一種特別的氛圍。這筆錢本身沒有錯,甚至可以說是上帝在我們歷史裡留下的恩典痕跡。然而隨著時間推移,對於這筆錢的理解,我們愈來愈不一致,也逐漸衍生出彼此不同的金錢觀。
 
有些人認為,以往財務較穩健時,我們在安逸中似乎更願意給予;如今危機臨到,正是上帝的警告,要我們重新檢討金錢使用與財務管理的原則。有人主張,既然存款已經減少,就應立即啟動撙節方案,以免更快耗盡。也有人覺得,這筆錢本來就是為需要時而預備的,如今用掉理所當然,不必過度驚慌。還有人認為,存款的銳減正是因為我們增聘教牧同工,這是長執會早已默認的決策,如今理應共同承擔後果。
 
這些分歧並非第一次出現。幾年來,長執會曾多次討論是否要動用存款在福音事工上,或至少投入低風險的投資,但始終無法凝聚共識,最後只好繼續放在定存裡。事實證明,每當這筆錢被搬上檯面成為目光焦點時,往往正是我們最不合一、最舉棋不定、最難單單倚靠上帝的時候。以前如此,如今依舊如此。
 
不知不覺間,金錢作為我們安全感的來源,它的比重逐漸增加,也慢慢使我們不再專心信靠上帝的供應。如今,嚴重的財務缺口再次成為我們檢討財務的起點,這恰恰顯明我們群體的屬靈光景——我們倚靠金錢,過於倚靠上帝的供應。
 
在這裡,我先自我反省。身為牧者與屬靈領袖,我承認這是我的失職。這些年,我沒有持續述說我從上帝領受的故事,以致我們的共同想像不是建立在福音之上,而是被「數字的故事」、「警告的故事」和「責任的故事」牽引。久而久之,討論只剩下「要撙節多少?」與「要如何避免虧損?」當我們的心被焦慮佔據,就愈發難以同心走下去。歸根究底,我們缺乏同一個核心故事,無法幫助我們凝聚共識。
 
所以,我在這裡要述說這一個故事——那是一個在缺乏中,仍然經歷上帝每天供應的故事。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,很快就遇見最現實的問題——糧食耗盡。百姓開始發怨言,懷念埃及的肉鍋菜蔬,甚至寧願回到奴役生活,也不想餓死在曠野。
 
摩西因此向上主呼求,上主回應說:「看哪,我要從天降食物給你們。百姓可以出去,每天收集當天的分量。這樣,我就可以考驗他們是否遵行我的指示。到第六天,他們預備食物,所收集的分量要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。」(出16: 4-5)
 
請留意,上主並沒有一次過賜下四十年的糧食(祂完全有能力這麼做),而是一天又一天地供應,並要求百姓每天都出去收取當天的份量。凡想多取、留到隔日的,第二天便生蟲發臭。這故事所展現的圖像,是信靠對抗囤積、安全感與掌控欲。
 
我並不是說「擁有存款」有罪。聖經也稱讚螞蟻懂得為未來儲糧(箴6:6-8)。我們需要理財,也需要計畫。但若我們將心安放在存款與收支平衡上,而不是在上帝身上,那麼金錢就成了偶像。如今,上帝讓這筆存款在短時間內急速減少,如同多收的嗎哪生蟲發臭一樣,正是再一次提醒我們眾人——信心不能建立在已經存下的東西上,而要建立在祂每日的供應上。我要強調,這並不是說財務缺口本身就是上帝施行生蟲發臭的神蹟,而是它揭示了我們錯置的倚靠。
 
因此,我必須要說,得勝堂的危機,表面上是財務危機,實際上卻是信心的危機。這也是我們牧養團隊發起「尋求上帝禱告會」的原因。此時此刻,上帝正是在挪去我們所依靠的,好讓我們回到祂面前,回到信靠供應者的故事之中,專心仰望祂。
 
如今,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計算,而是更多的信靠;不是只談論縮減,而是需要更多的回應;不是各自活在不同的故事裡,而是重新回到同一個核心故事——上帝是我們的供應者。在這個故事裡,上帝讓我們看見,若把依靠放錯地方,那些事物就會「生蟲發臭」,祂要我們學習信心的功課,每一天專心仰賴祂。
 
士煒
於2025聖靈降臨後第十五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