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最新消息
- 信仰造就
最新消息
2022/03/07
【主日信息】進入迦南地之前-20220306
預苦期第一主日
第一經課:申命記26: 1-11
啟應經課:詩篇91: 1-2, 9-16
第二經課:羅馬書10: 8b- 13
福音經課:路加福音4: 1-13
今天是預苦期的第一主日。對於已經在教會一段時間的弟兄姊妹,相信對這個節期並不陌生。但我們當中仍有一些近期才加入的弟兄姊妹,我想,就趁著這個機會,先用一點時間談談預苦期的意義。
首先,預苦期所強調的受苦,仍然是耶穌所受的苦,而不是我們的苦。我們在這個節其中選擇禁食、更多地祈禱,並不是自找苦吃,試著讓自己體會耶穌的苦,而是預備自己的心,接受耶穌為我們受苦的信息。
第二,預苦期與復活期不能分開來理解與看待,正如基督的死與基督的復活無法分開一樣。我們在這預苦期中並不是白白受苦,而是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,都將指向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復活。因為祂是復活的主,我們的行為才有意義與目的。
第三,除了聖誕期與復活期之外,預苦期是教會最具歷史性的節期,早在公元第二世紀就已經被許多教會採用,而到第三世紀,大部分的教會以耶穌在曠野受試探40天作為樣板,將預苦期的時間也設定為40天,用來幫助預備受洗的信徒進行信仰的靈性操練。
因此,很自然地,在今天預苦期第一主日中,我們一起聽到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經文。一開始,我們先談談曠野。在路加福音中,還有一個人比耶穌更早在曠野裡,那就是施洗約翰。
還記得施洗約翰在曠野裡說的那句話嗎?「在曠野有聲音呼喊著:預備主的道,修直他的路!」(路3:4)這段話出自舊約聖經以賽亞書40章3~5節,當中提到的是上主要將祂被擄的百姓拯救出來。
對舊約聖經歷史有一些認識的人,很快就能夠想到,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歷,特別是他們在曠野待了四十年的那段時光。很明顯地,路加把耶穌在曠野四十天的經歷用來比喻第二次的出埃及。
然而,與當時的以色列人不同的是,他們在曠野裡並沒有表現得特別好,也沒有勝過試探;甚至還持續惹上帝發怒。但耶穌可不一樣,祂會勝過種種的試探,成功地完成上帝的旨意。
這樣看來,路加想要用耶穌在曠野四十天的經歷,來象徵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前在曠野的四十年。若真的如此,那我們更可以進一步理解,耶穌受試探結束後在加利利的事工,其實就是象徵著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的景況。
那麼,進入迦南地之後是什麼景況呢?耶穌接受試探結束離開曠野的第一個記載,就是到拿撒勒會堂拿起聖經誦讀以賽亞書的內容: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宣告:被擄的得釋放,失明的得看見,受壓迫的得自由,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。」沒錯,這就是上主的子民進入應許之地的景況。
說了這麼多,想要讓大家了解的是,今天我們聽到路加福音的這段經文,其實就是在描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前的狀況:他們不斷地受試探。
耶穌所受的三個試探,一是關於食物,是需要能不能滿足的問題,如果將石頭變成食物,餓了四十天的肚子就可以填飽。二是關於權柄,是能不能帶給人救贖的問題,如果接受魔鬼的提議,就可以直接從魔鬼手中將人類救出,不是嗎?三是關於生命,是生命意義的問題。如果真的跳下去,就算成功活著,這樣活著的生命還有意義嗎?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關於這三個試探,在曠野裡的以色列人是怎麼面對的呢?他們說,我們要食物,摩西快想辦法。他們說,我們要自己掌握自己的未來,不要摩西你一直說這個說那個,於是造出了金牛犢。他們說,我們要活下去,活著回到埃及當奴隸都比進入迦南地與巨人打仗還要好。
是的,以色列人面對這三個試探時,他們徹底的失敗了。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這倒是提醒我們,如果我們誤以為自己能夠勝過這些試探,那麼就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,也太小看魔鬼的引誘了。
那麼,耶穌呢?耶穌是如何勝過魔鬼的試探。非常有意思的是,我們十分清楚,耶穌的能力遠勝於魔鬼,祂大可以斥責魔鬼,甚至直接置對方於死地。但耶穌並沒有使用祂至高的權柄,反而每一次,都是用上帝的話來回應魔鬼的試探。
這樣看來,耶穌的舉動才是我們勝過試探的關鍵所在,不是倚靠能力或行為,也不是仰賴聰明才智,要勝過魔鬼試探的唯一方法,就是靠著上帝的話語。
看看以色列人最後的經歷就可以明白,試問,他們真的勝過曠野的種種苦難嗎?並沒有!他們真的改過自新,從此不再背叛上帝嗎?也沒有!他們真的從此順服上帝揀選的領袖,不再抱怨嗎?沒有!但他們有進入應許之地嗎?有!
憑什麼?憑什麼一群沒有比自己父執輩還要順服聖潔的以色列人,能夠離開待了四十年之久的曠野,進入迦南地?就憑著上帝的話語。是的,同樣的道理,憑什麼一群比魔鬼還軟弱、渺小的基督徒可以勝過牠猛烈又無情的試探攻擊?一樣,就憑著上帝的話語。
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前,上帝給他們的功課是,不用煩惱食物不夠,因為上帝會供應;不用害怕迷路,因為雲柱與火柱會引導他們往前行;不用憂慮會失去生命,因為上帝是爭戰得勝的神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這也是預苦期操練最大的意義與目的。我們練習減少飲食,不是為了減肥,而是為了不要過度倚靠食物;我們操練少看電視、少用手機、少喝咖啡,我們減少或禁止這些物質的享受,是為了要提醒自己,倚靠這些事物固然美好,但絕對不能少的是倚靠上帝的話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