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2019/09/16 【主日信息】一同歡喜吧!-20190915

聖靈降臨後第十四主日

第一經課:出埃及記32:7-14
啟應經課:詩篇51: 1-10
第二經課:提摩太前書1: 12-17
福音經課:路加福音15: 1-10

在今年預期苦第四主日的時候,我們其實已經讀過相關的經文了,當時的福音經課是路加福音15章11~32節,講的是浪子回頭的故事。在證道一開始,先帶大家來複習一下當時的內容與重點。

首先,路加福音15章有三個故事:失錢、失羊與失去兒子,這三個故事很明顯是一個比喻,而不是三個比喻,因為15章3節中「比喻」是單數,而不是複數。「耶穌就用一個比喻對他們說」是比較恰當的翻譯。

其次,這個比喻的三個故事有許多的共通點,但只有一個非常不同之處:所有的人都歡喜快樂,除了大兒子例外。因此,這個比喻的重點是藉著大兒子的不滿,來凸顯我們應當接納罪人的教導。

好,以上就是我們上次談論浪子回頭故事的概要,有別於上次從三個故事的相異之處切入,今天我們把焦點放在前兩個故事,並且要從三個故事的相同點下手。第一,是「一百隻羊、十塊錢與兩個兒子」;第二是「失去」;第三是「找到」;第四是「歡喜」。

後面三種共通點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,但是一百隻羊、十塊錢與兩個兒子之間,到底有什麼是一樣的呢?答案是,他們本來都屬於同一個群體。失去的羊本來是屬於一百隻羊裡頭的一隻、失去的錢本來是屬於十塊錢裡頭的一塊、失去的小兒子本來就是家中的成員之一。

這個共通點是這個比喻最重要的前提,在現代個人主義興盛的文化中,我們很容易忽略這點,然後強調彼此的特色與不同,卻忘記了我們同屬於一個團體。

在政治的層面上,藍、綠、還有白壁壘分明,卻常常忘記了我們生長在同樣一塊土地上。在經濟的層面上,貧富懸殊造成的社會隔閡越演越烈,卻忘記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對社會有所貢獻。

而當對立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時,便會開始分門別類,甚至互相攻擊、辱罵,認為對方不再屬於大群體之中。「台灣海峽/太平洋沒有加蓋,覺得中國/美國好就遊過去。」這樣的言語只是凸顯了長久以來我們面對爭執與對立時,通常選擇用攻擊、逃避、驅趕等方式。

親愛的弟兄姊妹,失羊與失錢的故事提醒我們,在我們當中即便有與群體不一樣的人存在,這些人仍然是屬於我們這個群體的,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與他畫清界線,而是要按照耶穌所教導的,努力去把他尋回。

這樣的概念其實會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用語,特別是在指稱團體中的其他成員時。通常,群體認同感比較強烈的人比較常使用「我們」多於「你們」,反之亦然。而這個群體的認同感正是今天比喻中的大前提,如果認為自己或某些人不屬於這個群體,那麼自然就不會努力去尋找迷失者,找到了也不會一同歡喜快樂。

接下來我們要談「失去」與「尋回」,沒有單單談「失去」的原因是,經文並沒有特別著墨羊是怎麼走失的,也沒有提到錢是如何不見的,反倒是把重點放在不惜一切代價要尋回所失去的。

是的,這就是耶穌鼓勵跟隨祂的門徒應當要做的,但在這裡要澄清一下。每當我們在教會中談到尋找失去的,通常第一個念頭就是去找以前有來教會,但卻因著各種因素離開的弟兄姊妹。我要說的是,這個比喻其實只有一個意思,就是去尋找那些因著「犯罪」而自覺不配,因此離開教會的人。至於那些因為要建堂離開的、因為人際關係衝突離開的、因為不滿教會的決定離開的,並不在今天經文的討論範圍中。

我再強調一次,三個故事作為一個整體的比喻,它提醒我們去尋找那些如同小兒子一樣的離家者,這個小兒子打從一開始就違背父親的心意,堅持要拿著家產到外地闖蕩。

而這種失喪者的特徵會與如何「尋回」有非常大的關係,還記得小兒子的計畫嗎?他突然動念想要回家,卻不是回家享福,而只是想要活下去。他原本的想法是,請求父親把他當做雇工就可以了,他自覺不配恢復兒子的身分。

所以,小兒子並不是主動回到父親的懷抱,而是因為父親所說的話語而被尋回:「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,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,把鞋穿在他腳上,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,我們來吃喝慶祝;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,失而復得的。」

教會被上主賦予尋找失喪者的使命,唯一的途徑便是如同比喻中的父親所做的,宣告上主的赦免與接納。我們要讓那些自覺不配的人明白,上主已經赦免他們的罪,洗淨他們一切的不義,即便他們做出多麼天理難容的事,沒有一樣罪大到上主沒有辦法原諒。

如此,當我們真正這麼做的時候,我們才稍微能夠體會父親的心,接下來,就自然可以與祂一同歡喜快樂。由此可見,經文中所謂的一同歡喜並不單單只是一種情緒上的表達,更是對上主話語的信靠,當我們按著祂所說的把我們所討厭的人視為群體的一份子,在他們犯罪離開的時候試著尋找他們,最終,我們就必然歡喜快樂。
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證道的最後,我要回到一開始所提到的,在比喻的前兩個故事中,那隻失去的羊原本是一百隻羊其中的一份子;那失去的一塊錢原本也是主人的,這種群體的認同感與意識是整個比喻的大前提。

相信許多人都有FB的帳號,一開始的臉書比較單純,只要是自己的好友,你可以在自己的頁面看到對方的任何貼文,但後來隨著演算法的更動,漸漸地你會看不到某些朋友的貼文,特別是那些平常很少按讚的。

這樣的變動對臉書完全是商業考量,他們可以根據平常按讚的內容推測出一個人的喜好與關注的話題,然後藉此推送適合的廣告出現在臉書的頁面上。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,假設你是一個很喜歡電影但非常不喜歡運動的人,只要關於電影的貼文都按讚,但關於運動的貼文都不按。過沒有多久,你只會看到那些喜歡電影的朋友的貼文,還有各種關於電影資訊的廣告。

這與我們剛剛所要說的群體認同感或群體意識有什麼關係?我要說的是,臉書因為商業考量的關係,很自然地建構出一個符合我們個人喜好的「同溫層」,但這完全不是真實的景況。

在真實的人際關係裡,我們其實沒有辦法完全避開那些個性、喜好與想法跟我們天差地遠的人。而且更嚴重的是,除非我們一個人躲起來生活,否則我們不可能因為不喜歡就停止與某些人的關係,當然,我今天要講的重點是,與弟兄姊妹的關係。

對某些人來說,這層關係好像是可以選擇的,反正教會那麼多,我總是可以找到與我的個性、觀念比較相近的弟兄姊妹。有這種想法的人,我要請你慎重地再看一次今天路加福音的經文。

大兒子之所以被父親訓斥,就是因為他不把這個原本是他家人的小兒子看在眼裡,他認為這個與他的個性與行為都南轅北轍的小兒子,不配再得到父親的接納,也不配再成為他的弟弟。

但大兒子忘記一件事,只要小兒子是父親的孩子,那麼他就永遠都是這個家中的一份子。是的,這也是我們許多基督徒常常忘記的,儘管某個弟兄或姊妹的行為我們看不順眼,也不喜歡他的作風為人,甚至是他的想法常常與我非常不同,只要這個人是上主兒女的一天,他就永遠是我們的家人,這個關係不是我們說斷就能斷的。
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這才是所謂一家人真正的意義,並不是家中每一個成員習慣、喜好、行為都一樣或類似才叫做一家人,擁有同一位天父的才叫做一家人。除非我們先認同這一件事情,否則就算曾經失喪、犯罪的人悔改了,我們仍然會像大兒子一樣無法歡喜快樂,只因為我們打從心裡並沒有把對方視為家人。

感謝上主,前面那最重要的部份,祂已經透過祂的愛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。上主藉著耶穌的救贖行動接納我們成為祂真正的兒女,而現在,我們除了認定祂是我們真正的天父之外,也要同時認定所有相信耶穌的人,無論他與我們的差距有多麼的大,他也真的是我們的弟兄姊妹。

上主的兒女們,不要忘記了,這一切都是從祂的恩典開始,祂是滿有恩惠與憐憫的神,當一個罪人──一個原本就屬於這個家的人悔改了,天父除了自己歡喜快樂外,還邀請我們一同歡喜,因為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