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最新消息
- 信仰造就
最新消息
2023/04/05
【主日信息】為何歡呼和散那?-20230402
棕枝主日
第一經課:以賽亞書50: 4-9a
詩篇經課:詩篇118: 1-2, 19-29
第二經課:腓立比書2: 5-11
福音經課:馬太福音21: 1-11
今天以賽亞書的經文描述一個正處於苦難之中的人,他是上主的僕人。但特別的是,他並沒有因所受到的痛苦而怨天尤人,也沒有極力反抗那些對他施暴的人。他所做的,就是默默地承受發生在他身上的惡行,然後單單倚靠上主的幫助,忠心地執行自己被交付的任務。
這樣堅定不動搖的心志是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從未體會過,也從未想過的。怎麼可能有人能夠如此?任人欺壓不還手,被羞辱卻不掩面,彷彿在這個僕人眼中,只有使命必達,沒有痛苦悲傷;只有完成任務,不計個人榮辱。
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知道,最能夠代表以賽亞書這段經文中上主僕人的,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。接下來的這一個星期是聖週,就是記念耶穌在耶路撒冷因為順服上主的心意,甘心受難死在十字架上,卻拯救世人脫離罪惡。
但就在進入耶路撒冷時,發生了一件完全與受苦僕人的形象相反的事,就是耶穌騎著驢進入耶路撒冷,接受群眾的歡呼擁戴,高喊:「和散那歸於大衛之子!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!」
怎麼回事?耶穌不就是舊約先知預言的彌賽亞嗎?不就是那為要為世人承受苦難,默默犧牲的嗎?怎麼在此刻這麼高調呢?先不用擔心,聖經對此也提出了說明,這其實是另一個關於耶穌的預言,就是先知撒迦利亞所說的:「錫安哪,應當大大喜樂;耶路撒冷啊,應當歡呼。看哪,你的王來到你這裏!他是公義的,並且施行拯救,謙和地騎著驢,騎著小驢,驢的駒子。」(亞9:9)
這下總算明白了,當耶穌以君王的姿態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,許多猶太人想起先知的預言。因此,他們呼朋引伴來到城門口,並且歡呼那只屬於彌賽亞的口號:和散那。
和散那,原本意思是祈求上主拯救,在今天詩篇118篇25節就出現過,我們讀到的「耶和華啊,求你拯救!」在聖經原文中就直接讀作「和散那」。但這首詩篇並不是用來乎求上主拯救的詩歌,而是上主已經施行拯救之後,以色列人發自內心的頌讚之歌。也就是說,在耶路撒冷居民所說的和散那,是歡呼歌頌上主的拯救。
問題來了,哪一個預言比較容易被眾人接受?是撒迦利亞預言的,一位謙卑君王騎著驢進城,帶來民族復興的契機與盼望;還是以賽亞預言的,一位默默承受他人施加苦難的僕人,但卻堅定地朝向拯救世人的目標前進。這兩個預言都有著同樣的結局,就是使得被轄制的人們得以重獲自由,無論在物質上與靈性上都使人復興。
就算如此,我們必須承認,當面對前者預言的應驗,我們很難不像當時的耶路撒冷居民一樣,高聲喊叫和散那,讚美這位君王榮耀進城。但對於後者,就算預言真的應驗了,我們得救了,卻因著有股莫名的沉重感,而不見得可以發出「和散那」的歡呼。
為什麼我們的人性會是如此?這其實不是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那樣比較有意義的問題,當這兩個預言並陳時,凸顯出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是,我們想要一個能夠輕輕鬆鬆,不需付上代價就可以得到的救贖;而不是一個歷盡滄桑與考驗後才擁有的救贖,就算付上代價的是他人,我們也不見得想要,因為那太過於沉重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這很像我們每個月第一個主日領受聖餐的心情;甚至,也像接下來我們在聖週,特別是受難日時會有的感受。我們明明知道這就是上帝藉著耶穌拯救我們的方式,卻因為耶穌所受的苦難實在令人難以承受,而產生同時包含歡喜與憂傷的複雜情緒。
追根究柢,這就是我們所有人類最原始的罪,我們如同伊甸園裡的亞當夏娃一樣,認為自己可以決定什麼是好的,什麼是不好的。當耶穌光榮進城時,我們振臂一揮,呼喊和散那歸於大衛之子,認定這是好的。當耶穌無辜受害時,我們默然不語,覺得好像怪怪的,如果可以的話,還是不想要這種矛盾又負責的情緒。
但我們真的不是上帝,這兩個結局相同,但在情緒上互相矛盾的預言都在上帝的手中應驗了。我們沒有權力選擇自己想要的救贖方式,使能夠單單憑著信心得到來自耶穌基督的拯救。這樣看來,倘若我們能在耶穌騎驢進城時高喊和散那,也必須要在耶穌痛苦受害時高喊和撒那。
這也是為什麼從第四世紀開始到如今,超過1600年的時間裡,基督教會在領聖餐時都呼喊和散那的原因所在:「高高在上和散那,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,高高在上和散那。」因為那關乎救贖的預言已經應驗,如今正藉著主耶穌基督的餅與杯呈現在我們眼前。
另外值得留意的是,當眾人呼喊和散那時,被歡呼擁戴的救贖者是在場的,這一點,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時是如此,每次的聖餐禮時亦是如此。祂是為我們捨命的榮耀君王,每一次當我們呼喊和散那時,我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,這位施行拯救的神就在我們當中,與我們同在。耶穌的拯救是一次,卻永遠發生在你我的生命當中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歡呼和散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