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2020/09/22 【主日信息】葡萄園的呼召(上):談憐憫-20200920

聖靈降臨後第十六主日

第一經課:約拿書3: 10-4: 11

啟應經課:詩篇145: 1-8

第二經課:腓立比書1: 21-30

福音經課:馬太福音20: 1-16

從今天開始,一連三次的主日的福音經課,都與葡萄園有關,我個人習慣把耶穌在馬太福音中這三個比喻稱為「葡萄園比喻三部曲」,分別是葡萄園工人的比喻、兩個兒子的比喻以及凶惡園戶的比喻。

雖然只有第一個比喻提到天國,但三個比喻很明顯是有關連的,因為葡萄園的主人都是同一個:天父上帝。因此,雖然今天主要談論的是葡萄園工人的比喻,但也會稍微提到後兩個比喻的內容。

首先,對當時的社會而言,這個比喻存在著許多矛盾,當然,最顯而易見的矛盾就是,先進去葡萄園工作的人應該要得到比較多才是,這一點不論是以前或現在,都是如此。

第二個矛盾點在於,我們往往認為葡萄園的主人非常慷慨,特別是對那些沒有作滿整天工時的人,他們所得到的報酬是超過他們付出的勞力。但相對於當時一般的主人,他們寧可在一大早就招募足夠數量的工人;也不會在工作已經進行到一半,甚至快要結束時才發現人手不足,然後匆忙找人進葡萄園工作。

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葡萄園的主人,他一點都不慷慨,而且還是最小氣的那一個。除此之外,這位主人的作法會造成另一種問題,那就是第二天清早,他很有可能招募不到任何工人,因為大家會等著最後幾個小時才要進去葡萄園工作。
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有些人對上帝恩典的回應不就是如此嗎?反正不管早信耶穌,晚信耶穌,都可以進入天國,那又何必急於一時呢?反而晚一點信耶穌,自己不用被宗教的教導與規定綁得死死的,不但可以盡情享樂,甚至不斷犯罪,到了生命快要結束,再來信耶穌就好。

這就是這個葡萄園的比喻,以致於整個基督信仰幾乎違反人性之處,當我們越加宣稱耶穌帶給人的恩典是無條件,是在前的要在後,在後的要在前時,就越多的人因著人性的緣故選擇暫時拒絕恩典。

下個主日兩個兒子的比喻也是如此,兩個兒子被父親要求要去葡萄園工作,小兒子說要去,但最後沒有去,而大兒子先說不去,最後想一想還是去了。若用我們的人性去做選擇,很自然會像大兒子一樣,不用先答應父親,最後才去工作就好,一樣會得到父親的稱讚。

那麼,耶穌透過這個比喻究竟要告訴門徒什麼道理呢?難道是要我們接受祂的不公平待遇嗎?還是要我們不用太早相信祂、跟隨祂呢?當然不是!只是因為我們太習慣把自己放在耶穌的比喻中,以人的角度來解釋故事的意義。

但若是從葡萄園主人的角度來觀看這個比喻,我們就可以看見,無論哪一個時間點進入葡萄園工作的工人,他們都是被主人「呼召」進入園子裡的,沒有這個起初的呼召,就沒有後來恩典。

請我們再回到比喻中仔細查看園主的行動,一大早,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,園主找工人進入葡萄園工作。但到了九點,園主看見「還有閒站的人」,因此也找了他們到葡萄園工作,中午、下午三點,都是如此。

到了下午五點,園主看見還有人閒站,請問,這些人已經閒站了一整天了,為什麼?我們可以從人力就業市場中找到合理的解釋,因為他們工作能力差,以致於遲遲找不到工作。但葡萄園的主人並不在意這個,仍然邀請他們前往工作。

如果園主沒有雇用這些人,他們將閒站一整天,沒有領到任何酬勞,無法靠自己的勞力維生。這個比喻有個重要的大前提,那就是人需要工作,而不是園主需要人。耶穌透過這比喻要讓我們明白一件事實:從來就是人需要上帝,而不是上帝需要人。

正是因為如此,上帝才呼召我們,因著祂的憐憫與慈愛。祂看見活在黑暗與罪惡當中的我們完全無能為力,所以召我們出黑暗,進入奇妙的光明之中。祂知道我們需要祂,所以就吸引我們,使我們能跟隨祂、回應祂的呼召。

那些抱怨領到的錢與別人一樣多的工人,他們就是忘了這點,他們以為是領多領少是靠自己的才能與努力,殊不知沒有園主的呼召,他們一樣是閒站的人。

在比喻中,園主嚴厲責備他們:「朋友,我沒虧待你,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個銀幣嗎?拿你的錢走吧!我樂意給那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,難道我的東西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?因為我作好人,你就眼紅了嗎?」

是的,我剛剛說,從來都不是上帝需要人,而是人需要上帝,這話說得沒有很重。若按照園主的口氣,我們甚至可以說:從來就不是上帝虧欠人,而是人虧欠上帝。
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請想想我們在苦難中是怎麼向上帝禱告的?雖然沒有把「應該」兩個字說出來,但會不會我們的禱告充滿了「上帝應該」呢?

「我這麼認真讀經禱告,上帝應該要給我更多的感動。」「我在服事上如此忠心,上帝應該要給我更多的祝福。」「聖經中的教導,我都盡力遵守了,上帝應該要讓我進天國。」

在證道一開始我就提到了,這個比喻是關於天國的比喻。耶穌清楚地告訴我們,天國並不是比較誰得到的多,誰得到的少,而是閒站的人都被上帝呼召進入天國。這也是為什麼今天證道的主題定為「葡萄園的呼召」最主要的原因,因為我們常常在意的是自己獲得多少或失去多少,卻忘了這一切都是上主的呼召。

接下來,我們要把重點放在憐憫,因為上主之所以呼召我們進入葡萄園,就是出於祂的憐憫。這是馬太福音很重要的特色之一,我來讀幾段經文給大家聽。

「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他們的會堂裏教導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他看見一大群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無助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。」(太9:35~36)

「耶穌出來,見有一大群人,就憐憫他們,治好了他們的病人。」(太14:14)

「耶穌叫門徒來,說:『我憐憫這群人,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,沒有吃的東西了。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,恐怕他們在路上餓昏了。』」(太15:32)

「耶穌就站住,叫他們來,說:『你們要我為你們做甚麼?』他們說:『主啊,讓我們的眼睛能看見。』耶穌動了慈心,摸了他們的眼睛,他們立刻看得見,就跟從耶穌。」(太20:32~34)

在今天葡萄園工人的比喻中,雖然沒有提到憐憫或動了慈心,但主人的行動仍然讓我們看見祂的憐憫。最後,我們要來看今天腓立比書的經文,看保羅是如何用他的生命來回應這位呼召他進入葡萄園工作的主人。

首先,「因為我活著就是基督,死了就有益處。 」保羅說這句話並不是想要尋死,而是指著自己為主作工的決心,如果把保羅視為進入葡萄園的工人,他所說的意思就是:「我能夠進來工作是因著主人的憐憫與恩典,所以我要為著主人而工作,就算做到死都甘願。」

其次,「然而,我為你們肉身活著更加要緊。既然我這樣深信,就知道仍要留在世間,且與你們眾人一起存留,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」。保羅就算知道天國好得無比,他仍然看重主人託付他的工作,使命必達。
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「你們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,這樣,無論我來見你們,或不在你們那裏,都可以聽到你們的景況,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,站立得穩,為福音的信仰齊心努力」。

保羅沒有像最早進入葡萄園的工人一樣,抱怨他工作最辛苦,卻與其他人領到同樣的酬勞。相反的,他鼓勵與他一起在葡萄園工作的工人,既然大家同樣都是被呼召,最重要的是一起努力完成主人交代的工作,而不是計較誰做的多,誰做的少,誰領的多,誰領的少。
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要說,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問題。我們或許不會像前面說的,認為上帝應該如何如何,但卻往往把矛頭指向我們的弟兄姊妹,認為別人應該如何:招待同工應該熱情接待新朋友,小組長應該要多聯繫大家的感情,長執應該要為教會經常赤字負責,牧師應該要更瘦一點。

當我們想到或說出這麼多應該的時候,往往是因為我們與那些發怨言的工人一樣,以自我為中心,看到的不公平,卻忽視了上帝的呼召,也沒有看見耶穌的憐憫。

第四,保羅勸勉我們:「因為你們蒙恩,不但得以信服基督,而且要為他受苦。你們的爭戰,就與你們曾在我身上見過、現在所聽到的是一樣的。 」

保羅在經歷了這麼多的苦難、逼迫、鞭打、誣陷、關在監獄中,他似乎真的有資格說:「我比其他基督徒更辛苦。」但他反而說,一樣,所有基督徒面對的都一樣,沒有人能夠說自己承受的比其他基督徒還要多。因為我們是一家人,是一個團隊,是一起被上主呼召,一起蒙恩的罪人。

最後,我想再沒有比路德小問答中,信經第一段還適合作為今天證道的結論,因此,我要邀請大家一起來讀:「我信上帝造我並一切萬物,祂賞賜並保守我的身體與靈魂:眼目、耳朵、四肢、感官,並理性和心靈感受;不但如此,祂每日豐富地供應我衣物、飲食、房屋、家庭、土地、牲畜並一切的產業。祂亦保守我免於危險並脫離一切的凶惡,為要養活我的身體與生命。這些事成就都是出於祂純全、為父的心腸與為神的良善和憐憫,而不是出於我有什麼功勞或配得的。為這一切的事,我有責任要感謝、讚美、事奉與順服祂。這是實在真確的。」

是的,一切都是出於祂純全、為父的心腸與為神的良善和憐憫,而不是出於我有什麼功勞或配得的。